貴 州 周 西 成 將 軍 傳 略
(鎮海)蔡小軍
周西成(1893-1929年),字繼斌,號世杰,貴州桐梓人。辛亥起事,充楊藎誠衛隊,隨征常德。1913年入貴州講武學堂。護國軍興,隨戴戡征川,次年川軍殺戴戡,僅西成率一營人馬突圍回黔,始聞名。1922年入川依附石青陽,任四川討賊軍第三混成旅長,加入國民黨。川戰結束后,橫略黔北,后一度投熊克武,擢川軍師長。未幾川軍鬩墻,乘亂攻重慶,掠銅元局,滿載而歸。繼而入黔駐赤水,復取遵義,據桐梓。1926年,出任國民革命軍第25軍軍長兼貴州省主席,與李濟深交厚。1929年孟春,執銳與滇軍戰,被李燊部襲于鎮寧,不幸死于流彈,年僅36歲。
周西成為人特立獨行、仗義豪放,以叱咤風云傲嘯于大西南,以勤政愛民、廉潔奉公享譽于黔疆。
在他就職省長之日,即行宣布3個月內肅清全省各縣匪患,逾期如有人在路被劫,由該縣縣長負責賠償,同時派軍四處清鄉,使地方治安迅速煥然一新。繼而清理財政、革除積弊,使省政收入大為增加。
對于防治腐敗,他把大小官員帶到花溪的城隍廟,讓他們在上任之前必須立誓賭咒:“本人在職期間,如有貪污,必受千刀萬剮”,并寫在紙上簽字畫押備案,嚴格按“合同”辦事。比如獨山縣縣長張得鶚,因“違背誓言”被斬首示眾;貴陽某官員因貪污,被割去耳朵,釘在枷上,游行全省示眾;其侄兒因貪污被下令處死……等等。至此,全省吏治肅清。
為從根本上改變貴州面貌,周西成提出“開貴州之生路,辟全黔之利源”的口號,成立“路政總局”,管轄各縣分局。在其主持下,貴陽市馬路及各縣公路紛紛動工修筑。經過三年的努力,共修筑公路1012公里,其中包括貴陽環城路與長途公路等,成為西南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跡。直至今天,其后幾代人修筑的國道、電氣化鐵路、高速公路,幾乎全部都是遵循當年周西成測定的路線。
在修建公路的同時,周西成派人從香港購來福特轎車,成為貴州的第一輛汽車。尤其在貴陽至桐梓省道竣工通車之際,又特別鑄造“汽車銀幣”以誌紀念。隨后,又鼓勵商賈成立運輸公司,讓汽車造福于貴州人民。
除上述政績外,周西成還創造了貴州的若干個第一,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譬如:
興辦貴州的第一家電廠,點亮貴州的第一盞電燈;
設立貴州的第一家兵工廠,造出貴州的第一支步槍;
興辦貴州的第一個無線電臺,極大的改善了電訊設施;
設城鄉電話局,建城鄉電話學校大力發展電話事業;
興辦白藥廠、造紙廠、造幣廠、平民工廠、模范工廠大興實業,藉以解決平民就業及民用必須品的供應;
開掘赤水鹽井、興辦黔隆煤油廠、開采銅仁大喇洞朱砂、安南銻鉛等礦;
設立威水畢礦務總局,統籌三縣礦務;
增設各縣實業局,“以努力于墾荒、森林、牲畜、蠶桑以及農產之振興”;
創辦貴州大學,設文、理、預科各一班,設土木工程經濟醫事三專科各一班;
成立教育廳,改各縣勸學所為教育局,嚴令各縣教育經費獨立,不準擅行挪移,大力興辦各縣中學、興辦師范學校;
著力推進體育運動,創辦了貴州歷史上的第一個運動會……。
周西成率兵執政,縱橫江湖二十年,卻潔身自好,立身清正,從未置過一分田土產業,并無一文存款,以致“死之日,家無余財”,竟賴國府撥款、民眾公葬。
1930年元月20日,各縣民眾代表會于桐梓,公葬周于虎峰南麓,并公祭之。國民政府暨國民黨中央最高層領袖如蔣介石、譚延闿、何應欽、宋子文、王正廷、王寵惠、孔祥熙等均親筆題贈像贊、挽聯,對周贊譽有加。蔣介石并撥專款銀洋30萬元作周之喪葬及家屬撫恤費用,并為周西成墓撰書華表中聯為:“屈指數英雄使君是邊陲健者;此間留祠墓父老思閫外將軍”。
全省公祭后,于桐梓縣城榮德山修建規模恢宏的陵墓、陵園,于其戰歿地修建衣冠冢。民眾樂輸募捐為其修專祠、設祭奠,祠內豎立全省81縣及省直機關幾乎所有官吏題贈之石碑,致成碑林,蔚為壯觀。遵義、平壩等縣亦建專祠。黔民相與醵金,在貴陽城北(今噴水池處)鑄立周全身銅像。其喪葬奠排場之鋪張,在貴州歷史上誠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