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1904年美國圣路易斯世博會
江南陽明
1803年前后,美國從法國拿破侖手中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路易斯安娜,這片廣袤土地使得當時美國領土在一夜之間幾乎翻了一倍。為紀念從法國購買路易斯安娜100周年,1904年,美國同樣投資1500萬美元在圣路易斯市舉行世博會。
1902年,當美國確定在圣路易斯舉辦世博會后,特派專使來中國向清政府發出參展邀請。時值1900年庚子事變后,清政府和西方國家的外交關系陷入僵局,但美國駐華公使康格和他夫人的誠意最終感動了慈禧太后,決定清政府參加美國世博會,并同意美國女畫家卡爾為其繪制畫像,在世博會上展出。
1902年底,在盛宣懷、端方和兩江總督魏光燾、兩廣總督岑春煊等重臣的建議下,最終任命溥倫貝子為清政府世博會參展團的正監督,負責“一切赴會事宜”。同時還任命黃開甲為副監督(晚清首批留美幼童之一,曾在耶魯大學學習,熟悉美國情況)先行赴美,負責具體布展事宜。
當時,清政府相當重視參展,花巨資修建了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中國村和中國展館。博覽會于1904年4月30日隆重開幕,會期至12月1日,歷時約7個月。世博會開展后,“中國村”引起了轟動效應。這是一座中國古典庭院式的建筑,位于英國館和比利時館之間,由牌樓、門樓、八角亭、水池和一座五開間的廳堂組成,被西方媒體譽為是“本屆博覽會上最漂亮的東方建筑典范”。展覽期間,“中國村”內還演出京劇,并演奏中國民歌“茉莉花”,這是“茉莉花”最早在西方國家奏響。京劇和“茉莉花”能夠成為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國戲曲和樂曲,這與負責“一切赴會事宜”的正監督溥倫貝子在美國圣路易斯世博會上的推廣有很大的關系。
在本屆世博會上,中國各商會帶去的商品也大受歡迎,瓷器、茶葉、絲綢、地毯等幾乎銷售一空。中國參展的商品拿了大大小小的獎就有100多個,通過這次世博會,有力地推進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關系。
至于卡爾小姐所畫的慈禧太后畫像,在圣路易斯世博會美術館展出時,被放在正廳(美國展區),以示美國政府對慈禧太后的重視。油畫像被鑲嵌在硬木雕刻的穿衣鏡框內,顯示了濃郁的中國裝飾特色。這是西方民眾第一次見到慈禧太后的容貌,畫中的慈禧太后端莊、高貴,讓西方人對慈禧太后有了良好印象。世博會尚未閉幕,溥倫就回國了。他在閉幕后委托清朝駐美公使將這幅油畫像贈送給了美國總統羅斯福,并在華盛頓舉行了盛大的贈送儀式。后來羅斯福總統將這幅畫像轉給華盛頓國家博物館,一直保存至今。
另值得一提的是,孫中山先生也參觀了本屆世博會,并作出了如下評價:“此會為新球開辟以來的一大會。”
此次參展圣路易斯世博會,被視為歷史上中國首次正式以官方形式率團參加的世博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