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威第三四方面軍團兵站庫券
鎮?!げ绦≤?/span>
自袁世凱去世后,北洋軍分化為段祺瑞(安徽合肥人,故稱“皖系”)、馮國璋(直隸河間人,故稱“直系”;馮病故后,由曹錕繼任直系領袖)兩大派系,而東北關外張作霖自成奉系一派,三足鼎立。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奉張表態嚴守中立,以調停為名帶兵入關。皖敗后,奉借暗助直軍有功,留駐不撤,且續派軍隊入關,以天津軍糧城為大本營,分駐馬廠、靜海、德州等地。1922年4月10日,奉軍將所部改名鎮威軍。4月29日張作霖抵軍糧城,自任鎮威軍總司令、孫烈臣副,即日下達總攻直系。5月4日奉第16師鄒芬(原馮國璋舊部)部在前線宣告“不戰”,導致奉軍全線崩潰,5日奉軍撤灤州退關外,第一次直奉戰爭僅六天即行結束。
![]() |
???? |
1924年9月,張作霖將鎮威軍(入關奉軍之專稱)編為①姜登選、韓麟春,②李景林、張宗昌,③張學良、④張作相(后調駐吉林)、⑤吳俊升、⑥許蘭洲共六軍,以第三、四兩軍為先頭部隊再次入關。15日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10月23日直系馮玉祥部連同孫岳、胡景翼兩部倒戈并發動“北京政變”,11月3日直系下臺,各方推段祺瑞為臨時執政,暫作權宜。
鎮威第三四方面軍,分駐北京、天津等地,其司令部設于北京西河沿,后均由張學良所節制。其間,曾以“鎮威第三四方面軍團兵站庫券”名義發行軍票兩次: |
張學良 |
|
|
第二次為民國十六年版,分壹角、貳角、伍角、壹圓、伍圓、拾圓六種,其用途推測或為對付北伐軍而用。
此二版鈔票,均由北京財政部印刷局承印,存世亦不多見。然作為張學良氏唯一發行的一次軍票,頗為值得稱道或珍視。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組大元帥軍政府,自任大元帥,并將原鎮威軍、直魯聯軍、五省聯軍等統一改稱安國軍,自此鎮威軍名義終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