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 豐 銀 行 在 福 州
鎮(zhèn)海 · 蔡小軍
福州和廈門,都是鴉片戰(zhàn)爭以後清政府被迫開放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對外貿(mào)易的地位十分重要。就從發(fā)起滙豐銀行的14家洋行而言,大部分都在福州或廈門設有分支機搆,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貿(mào)易便是武夷山的茶葉。
福州分行舊照 |
|
這些洋行在福建境內(nèi)活動多年,早已輕車熟路,所以匯豐銀行在成立之初,便很早的進入福建,也是依托于這些發(fā)起洋行的優(yōu)勢。
|
|
|
|
福州分行一直都使用香港地名券(即港幣),且能在閩省各地通行無阻,僅1947至1948年之間流通在福建境內(nèi)的港幣就已達1億元以上。但該分行也曾在清末印制過兩次“福州”地名的鈔票,均以西班牙本洋為單位,因為時短暫,故今已鮮為人知。其中:
第一次是在1884年,乃利用該行的香港地名券上再手蓋紅色“福州”地名的,在匯豐銀行專著《MONEY IN THE BANK》一書中有記載有貳拾伍員和伍拾員兩種面額,但均為注銷票;
第二次是在1886年至1890年之間,先由英國倫敦的Barclay & Fry Ltd.公司代為印制,面額分伍圓、拾圓、貳拾伍圓、伍拾圓、壹百圓和伍百圓多種,但均為正式發(fā)行,存世僅有樣本券或半成品。
但同在1886年,匯豐銀行另委托英國Bradbury, Wilkinson & Co.公司印制壹員券一種,乃有過少量發(fā)行。這種壹員券與眾不同,其背面印有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肖像,這不僅是匯豐銀行紙幣中絕無僅有的一種以維多利亞女王為圖案的鈔票,而且也是英國各銀行在亞洲諸多地區(qū)中所發(fā)行的唯一有維多利亞女王圖案的鈔票。 |
|
這是英國出版Joe Cribb編著《Money in the Bank》 (The Hongkong Bank Money Collection)一書第156頁圖片,在這本偉大的 著作中也僅有注銷票和樣本券。 |
|
|
|
這種壹員券堪稱匯豐銀行紙幣中的極品,在國內(nèi)的錢幣書籍資料中從未刊登有圖片,即便在最權(quán)威的匯豐銀行專著《MONEY IN THE BANK》一書中也只僅有注銷票和樣本券之圖,可見珍罕程度著實非同一般,誠可遇而不可求也。
香港集趣堂收藏的這枚福州地名壹員券,據(jù)告乃于十幾年前得自一美籍華人處,他是香港大通銀行的高級職員,但并不收集紙幣,只是因其祖上在清代時就曾服務于匯豐銀行,故特留存一枚以作紀念云云。
![]() |
![]() |